位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被誉为“世界钻石首都”,在钻石的切割、加工、设计及销售行业中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全球80%的毛坯钻石和一半的成品钻石(简称成钻)在安特卫普交易,这里共有1500多家钻石零售和批发公司以及4家钻石交易所。六十年前,世界上所有的钻石交易所都集中在这里,可后来其它繁华的国际都市如阿联酋的迪拜和印度的孟买等地相继共出现了20家钻石交易所,抢走了很多市场份额。现在安特卫普却日薄西山,正面临著印度强有力的威胁。
印度钻石加工业主要集中在孟买和苏拉特,特别是苏拉特凭借港口城市的便利,钻石工业发展得很红火。那里的钻石加工厂尽管加工工具往往多是锯子和凿子等,但那里打磨出的产品照样能拿到纽约第五街、伦敦邦德街等著名商业街上出售。去年,印度钻石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10亿美元,而印度花在毛钻进口上的钱只有出口额的25%,巨大的贸易顺差令印度官员笑逐颜开。钻石加工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仅苏拉特就有80万人从事钻石加工,而安特卫普只剩下800名钻石工人,远不及七十年代的2.5万人。
不仅如此,印度还希望将孟买建设成新的“钻石之都”。去年印度政府宣布对毛钻进口实施零关税政策,同年毛钻的总进口额就接近20亿美元。政策优惠将会对印度正在兴起的钻石珠宝行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印度的“新钻石王国”梦仍然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官僚作风问题,例如Bharat钻石交易所项目迟迟没有进展等。多级政府部门的干涉抬高了成本且降低了效率。在印度,钻石商人不是只和一个部门打交道,而是要面对中央、地方多级政府的多个部门。此外,他们必须缴纳增值税,而税款返还的时间较长,因此阻碍了公司企业的资金流动。
最新的行业动态以及经济全景也给印度增加了少许难度。首先,由于南非德比尔斯公司调整全球毛钻分销策略和拒绝了一些印度客户,印度国内的毛钻的供应量将会持续下降。其次,卢比价格看涨以及美国经济放缓也对印度的钻石加工行业造成了一定打击。
此外,还面临同行的激烈竞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毛钻生产国,南非不愿看到大部分钱被印度分走,当地商人也急起直追。由于不是原产品拥有者,印度在面对“钻石王国”南非的竞争时也有几分胆战心惊。
同时,印度还必须面对来自其它国家的激烈竞争。如中国目前拥有超过3万名钻石加工技师,仅次于印度,他们主攻大型珠宝钻石加工业务,每年进口毛钻约10亿美元。另外,与受欧盟约束的安特卫普不同,迪拜有新的现代化设施和免税以及对于非法资金转移的操作更为宽容。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报告显示,印度目前在全球钻石加工行业中约占57%的市场份额,到2015年可能下降至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