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文化理财,珠宝收藏投资

古陶 收藏家的终点

日期:2008/07/08 来源:编辑:
文章TAG:

家藏陶器2000多件,梁志伟唯独对古陶情有独钟,“老窑瓷器、高古陶器,将是一位成功人士最后的陶瓷收藏选择,也将是下一轮收藏热点”

  成为沪上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之前,梁志伟是一位诗人,现在,他还担任上海《劳动报》编辑一职。

  1973年高中毕业时,他就已经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学青年了。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做了工人,可以拿到每月36元的工资,在当时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梁志伟却选择到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下属的工艺美校继续学习。因为在那里,他可以从古玩碎片中探寻历史。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全上海的“抄家物资”都要集中到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因此梁志伟在那里见识到了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最多、最好的古玩精品,也得到了许多老一辈专家的真传。梁志伟回忆起当年,感叹道:“古籍上的历史是死的,而古玩上的历史是活生生的。”

  可想而知,当梁志伟后来见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釉陶、五千多年前的马家窑彩陶、八千年前的大地湾彩陶甚至1.5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素陶时,心情是多么激动。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如今他家藏陶瓷2000多件,却偏偏对那些市场价值和精美程度都远不及明清瓷器的古陶情有独钟。

  情有独钟陶器

  2000年前的东汉,中国人创造了瓷器和发明了造纸术。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就出现了彩陶。因此,近6000年的华夏文明,几乎都浓缩在了彩陶当中。这正是梁志伟对它们格外敬畏的原因之一。

  20年前,他在市场上偶然见到一件西汉釉陶弦纹双耳罐。罐身高36厘米,直径40厘米,器型饱满,保存完整。器型仿青铜礼器型,端庄大方、线条浑朴,直口平唇、上腹鼓出,下部斜成微凹底。器物上饰以三道凸出的弦纹,兽形的双耳旁贴“S”形纹饰,周身还饰有汉代特有的水波纹、鸟纹以及饕餮纹。

  “这是我当时看到过的离我们最远的东西了,作为一个诗人,我对它有一种文化的感应。”把这件陶器买回家后,梁志伟还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挥笔写下了一篇散文《情有独钟汉代陶器》。从此,他的陶器情结便一发不可收。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他陆陆续续收藏了20多件汉代陶器。

  而在当时的中国陶瓷收藏界,明清以前的高古陶瓷收藏还是个较新的分支。在梁志伟收藏汉陶的时候,高古陶瓷大多保存在博物馆中,市场上还相当少见。直到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西北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各地才相继有大量高古陶瓷出土。

  国家文物法严格规定出土文物不得进入市场,于是这些文物除部分为各地博物馆收藏外,相当部分都通过不同渠道流向海外,只有少数流散在民间。由于数量骤增,价格并不高,也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只有一些文人收藏家,因为不忍国宝流散、损坏,才尽可能地把它们搜集保护起来。梁志伟也是在这个时候与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彩陶结下了缘分。

  2000年春节前夕,几个甘肃古玩商来到梁志伟的收藏馆“文博堂”,说是有100多件马家窑彩陶想转让,好回家乡过年。当时梁志伟酷爱古陶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沪上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在此之前,他也陆陆续续收到过几件马家窑彩陶,这几位古玩商正是慕名而来。梁志伟认出其中一位是马家窑当地的民间高手,过去曾经打过交道。他也知道那几年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了大量彩陶,于是心里已经有了底。再拿起彩陶一看,陶胎的确是老的,而陶身上那些朴实无华的纹饰,更是令他怦然心动。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