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云南珠宝年交易额 从千万飙升到50亿

日期:2008/10/23 来源:编辑:
文章TAG:

 

云南省质监局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邓昆谈珠宝消费变迁

30年前,专为结婚买戒指的昆明人恐怕是屈指可数,但现在结婚不买首饰的人寥寥无几,“保守估计,仅去年全省珠宝产业直接交易额就超过50亿元!”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邓昆,谈到近30年来我省珠宝玉石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时由衷地感叹,如此快的增速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取得的飞速发展,所折射的也是30年间昆明人在消费观和财富观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30年前:难觅珠宝首饰

上世纪60年代,奶奶结婚时,奶奶的母亲翻箱倒柜地找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嫁妆:一对银镯子,也正是这样一对银镯子,让奶奶在婆家“骄傲”了一辈子;上世纪70年代,妈妈结婚时,她根本没想到要买珠宝首饰,甚至不知道珠宝首饰长什么样,只是羡慕有钱人家能有“三转一响”,在她简单的婚礼上,单位姐妹们合伙送了个锡做的大盆,已是很不错的交情了;上世纪90年代,小姨结婚,不但买了电视机、组合柜,姨夫还用大卡车来接新娘子,但依然没有珠宝首饰。

“去年我结婚时,奶奶把银镯子送给了我,老公还说款式是不是老了……”家住北市区的小静说,自己结婚时,婚礼前一天母亲送了自己一套价值8000多元的金首饰,婚礼当天婆婆又送了一只价值不菲的玉镯。“我和老公虽然都因为事业而结婚较晚,但却赶上了好时机,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相比上几辈人,我们的婚礼显得热闹和华丽得多,这也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30年后:香港人来昆购珠宝

前些年,人们都还习惯性地认为买珠宝最好是去香港、上海等发达城市,但是这些年可不一样了,他们买珠宝玉石,云南成了首选地。

“平均每星期我们就能接到好几批来自香港、澳门等地的游客专门来云南批量购买珠宝,之后送到省珠宝质监所检验的情况;而省外游客在滇购买珠宝后,根据证书登记电话打来咨询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邓昆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珠宝产业开始起步以来,云南珠宝产业实现了加速发展,到去年底,全省珠宝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20万人,企业商家超过1万个,相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省不足1000个珠宝企业商家的情况来说,数量翻了近10倍。

2007年在南京新街口店亮相,身价高达2800万元的乾隆年间翡翠吊坠就出自云南。当时,此物一出,让不少行家都惊呼“大开眼界”。“所谓‘真玉出云南’,我省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消费者的眼球,所以,省政府欲在近年将珠宝打造为继云烟、云茶、云药等后的又一优势产业……”说起这些年来珠宝产业的迅速发展,邓昆激动地表示,30年来,云南珠宝产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类型、销售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云南珠宝产业的成就完全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的结果。

如今:年检测100万件珠宝

“30年前大富之家才有的金银珠宝,如今普通市民也能有上一两件……”邓昆说,我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从2000年4月建立时工作人员不足10人,发展到如今的40人;从2000年每年检测量不到1万件,发展到如今每年超过100万件。8年间,专业技术队伍翻了4倍,检测量则翻了100余倍。而云南珠宝玉石消费量的增加,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市民消费观念和财富观念的变化,就像如今人们对高档珠宝首饰的需求,可不仅仅是真假的问题了,还对其设计和手艺有了更高的需求。

云南珠宝玉石的交易额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千万元飙升到现在的50亿元,邓昆分析说,珠宝玉石产业的变化。不单是交易量的变化,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珠宝玉石类产品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当初的简单拥有到追求优质、高档,从曾经的从众型选购到目前的个性化选购。这一系列变化都折射出了市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提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在30年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