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文化理财,珠宝收藏投资

表里如一和田玉 情非得已也赌石

日期:2010/06/18 来源:编辑:tolmas
文章TAG:

谁都知道翡翠有赌石一说,并且翡翠的原石交易一直以赌石为主;而和田玉则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表里如一”,少有赌石。那么,和田玉是不是真的就不用“赌”了呢?

少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最近央视科教频道就做了一期节目,说的就是一个叫王世年的安徽人,连抵押房子带向朋友借款,筹款160万买到手100多公斤的一块和田玉原石。既然要赌,就得开料——第一刀下去,只见石头;第二刀再切,绝大部分还是石头,仅见一星很差的玉质;一咬牙再切,这下可好,切出了雪白的羊脂玉,并且重达90.6公斤,据测算目前价值已超2亿元。这大约应该算是和田玉最著名的一次赌石了。

看了几篇类似的报道,也多次现场见过玉友们开料,加上之前自己的几次切料结果,似乎对和田玉的赌石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和田玉多数情况下毋需“赌”,但遇到大料,尤其是料僵皮厚的情况时,恐怕“赌”就是唯一途径了。至于开料,其实本身就有赌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一刀下去,要是切开后里面满是绺裂或者僵、棉,这料子也就基本废了;而一旦僵皮里面隐藏着极好的“肉”,则像王世年的际遇一样,可能因此立地暴富。在这一点上,和田玉与翡翠的赌石确颇有相似之处。

对一般的料子而言,即便有一定赌性,赌赢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好料子早已被吸进了“玉石黑洞”,现在市面上虽然并不缺乏和田玉,但却缺乏真正的好料。换句话说,现在流通的料子品质很一般甚至偏垃圾者偏多,一旦动刀往往原形毕露,赌输的可能性相当大。我之前就切垮过好几块料子(切开好于预期叫“涨”,低于预期称“垮”),原以为可以出手镯的,但切开一看满是僵、绺,最后不得已只能做平安扣;一块公斤级的白玉山料,满心欢喜地拿去加工,只要出两只手镯就可稳赚不赔,谁料想打开一看满是内绺,镯子、牌子之类的“念想”通通作废,最终也只能以平安扣收场。至此以后,送料加工的积极性明显受挫。

但最近却又不得不拿一块料子去切:一块N年前买进的重达21.3公斤的青花籽料,当初买进时的价格是4800加200元运费,整“半万”。几经辗转后却发现它居然已无安身之所,于是把它“请”到古玩城,想找相熟的店家转让出去,“基础价”5000就OK,若成交价高于基础价,则“溢价”部分归所托店家所有,皆大欢喜。

料子是去年深圳文博会前几天搬过去,如今今年的文博会也早已闭幕,询问之下得到的答复是令人气馁的“没人要”。究其原因,都认为里面可能裂比较多,因为料子的一面明显起层,外皮的裂也不少,一旦“表里如一”,里面的玉质也起层明显+绺裂众多,这块料必亏无疑。

难道再把它运回家?搬来搬去麻烦不说,继续拿着也同样是个无人问津,于是动了开料的念头。因为加工厂路途较远,于是委托一位既近且熟的玉友送切。没想到遭到他的坚决反对,理由与无人问津完全一样:这样的东西,切开玉质不好的可能性极大,本钱收不回来不说,再搭进去一笔加工费,何必无谓地扩大亏损?

在我的坚持下,石头运到加工厂。加工厂老板和玉友的观点一致,认为还不如把原石卖给喜欢青花的收藏者,人家拿去做原石摆件,不用加工,咱也规避了开料的风险,各得其所。但应约前来看料的人都出不上价,一千两千甚至几百的都有,于我大有金子买来废铁卖的挫折感。一咬牙一跺脚:切!

一刀下去,却见外皮的起层、绺裂纷纷“打住”,而且玉质油润;再切一刀,依然如此,甚至连外观的黑不溜秋也“增白”了不少。一位仍在现场的看料人动心了:就5000,给我吧!玉友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得到两个字的答复:晚了!

过了两天,玉友打电话告诉我,这块料出的手镯非常油润,品相不错。加工手镯后的十多公斤边角料也能创造一定利润,不仅回本,应该还有得赚。

在赌输了几次之后,总算赌赢了一回。而更大的收获还不在玉石本身,在于对玉石玉质的认识上。回想以前赌输的石头,再看看这次赌石成功,这里面隐藏的东西恐远非一个“赌石”可以概括……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