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珠宝知识,专家讲堂

故宫文物关注:马衡父子与故宫文物南迁

日期:2011/08/03 来源:编辑:gino
文章TAG:

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主人

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主人。金石学家,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1924年11月,入故宫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清宫文物工作。1933年至1952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国宝南迁 父子异心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物南 运。翌年,日军攻占热河、进逼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要求故宫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精华装箱储置,准备南运。消息经报纸披露后,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支持 者认为,国土沦丧犹可力图恢复,任何文物之损失,终将万劫不复,有必要把故宫重要文物转移到南方安全地带。反对者则认为,迁运文物犹如弃国土于不顾,势将 造成民心浮动,社会不安。当时一些文化界名人如胡适、鲁迅等,也纷纷表示反对文物南迁。鲁迅曾写有“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及“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 载冷清清”的讽刺诗句。而有意思的是,正当时任古物馆副馆长的马衡为文物南迁操劳时,他的次公子马彦祥却以笔名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反对故宫文物 南迁。

马彦祥在天津《益事报》自己主编的“语林”副 刊上,载文《旧事重提说古物》中这样说:“因古物之值钱,结果弄得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束手无策,这种现象,想起来实在有点好笑。我们国难一来的时候,不 是大家都众口一词地说‘宁为玉碎,勿为瓦全’么?现在为了一点古物,便这样手忙脚乱,还说什么牺牲一切,决心抵抗?要抵抗么?先从具有牺牲古物的决心做 起!”

其时,马衡正在和故宫同仁忙于文物清点装箱,他主持的古物馆装箱难度最大,例如瓷器,有的薄如纸,有的大如缸;又如铜器,看起来似乎坚强,可是一碰就碎,其他脆弱微细之物尚多,装时各有困难。古物馆同仁集思广益,终于一一克服了困难,保证了包装质量,并按时完成任务。

集中装箱的文物以书画、铜器、瓷器、玉器为 主,数量也最多,同时装箱的象牙、雕刻、珐琅、漆器、文具、陈设等工艺类文物也占相当数量,共计2631箱,63735件,其中仅瓷器就达1746 箱,27870件。又如石鼓,是人人知道的国宝,原存国子监,由故宫代运。11箱石鼓(含1箱石碑),每个重约1吨,鼓上的字是在石皮上,石皮与鼓身早已 分离,稍有不慎就会脱落。马衡负责石鼓的迁运,他亲自研究装运办法。马衡在《跋北宋石鼓文》一文中记载了此事:“余鉴于此种情况,及既往之事实,知保护石 皮为当务之急。乃先就存字之处,糊之以纸,总是石皮脱落,犹可粘合,次乃裹以絮被,缠以枲绠,其外复以木箱函之,今日之南迁,或较胜于当日之北徙也。”这 个办法是成功的,以后屡次开箱检查,石鼓都没有新的伤损。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